2028年供电微软,Helion Energy获地方政府有条件使用许可

· 时事动态

10月24日,据世界核新闻(WNN)报道,美国核聚变能源开发商Helion Energy近日正式获得华盛顿州奇兰县(Chelan County)颁发的有条件使用许可(Conditional Use Permit,CUP),为其位于华盛顿州马拉加的“Orion”的聚变发电机厂房获取后续许可及开展建设扫清了障碍。

Section image

据Helion Energy披露,此次许可的获取遵循完整合规流程:先完成公共公示与公众意见征集,再经奇兰县听证审查官作出最终裁定,最终明确许可效力。

该许可的落地,标志着Orion项目从前期筹备阶段正式迈入“发电机厂房实质建设”阶段,为整个电厂的推进扫清关键审批障碍。

、技术路径:脉冲式非点火聚变的差异化定位

O

r

ion电厂的核心技术支撑为Helion Energy的专利脉冲式非点火核聚变技术(不实

现点火也能产生聚变电力?看Helion Energy首席执行官David Kirtley首次公开揭秘),

该技术与行业内其他核聚变路径(如托卡马克、惯性约束)存在三方面关键差异,其技术特性包括:

脉冲

聚变系统:无需持续点火即可实现聚变反应,装置规模相对更小,且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功率输出;

直接电

回收设计:不同于传统聚变方案“加热水产生蒸汽驱动涡轮机”的间接能量转换模式,该系统可直接回收电能,规避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特定燃料

合:采用氘(deuterium)与氦-3(helium-3)作为燃料,助力系统保持高效与紧凑特性。

截至目前,

H

elion Energy已完成7台核聚变原型机的研发与验证,其中2021年投用的第六代原型机“Trenta”实现关键突破——成为首个达成1亿度等离子体温度的私营核聚变企业,为Orion电厂的技术落地提供前期验证。

二、商业化推

:时间表与合作体系明确

1.工程与产能

Helion E

n

ergy明确Orion电厂的关键时间节点:预计2028年实现并网发电,并网后将历经1年的产能爬坡期,最终目标为达成50兆瓦(MWe)及以上的稳定发电能力。此次CUP许可的获取,是实现该时间表的重要前提。

2.前期配套与环境

早在2025年7月,

H

el

ion Ene

rgy已启动Orion电厂的配套建筑建设(2028

年向微软供电

Helion Energy首座商业聚变电厂—Orion正式开建)。项目选址于从奇兰县

公共事业区租赁的土地,且已通过华盛顿州《州环境政策法》(State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SEPA)规定的综合环境审查,获得 “

缓解后无显著

响认定(Mitigated Determination of Non-Significance,MDNS)”,为此次发电机厂房审批奠定前期基础。

3.商业合作闭环

Hel

i

on Energ

y

已构建“技术研发-电力采购-传输管理”的合作体系:2023年5月,微软与Helion Energy签署协议,约定将从Orion电厂采购电力;Constellation Energy将承担两项核心职责——作为电力销售商开展市场化运作,同时负责项目的电力传输管理。

三、行业与区域价值:清洁能

布局的重要延伸

从区域视角看,奇兰县所在的华

顿州中部素有美国“能源带核心区(Buckle of the Power Belt)”之称,其能源优势源于数十年前的水电布局。奇兰县专员Kevin Overbay指出,Orion核聚变电厂的落地,将延续该区域“清洁能源生产领军者”的定位,进一步丰富区域清洁电力供给结构,为美国西部电网脱碳提供支撑。

从行业层面看,Orion项目的

进为私营核聚变领域提供了“审批-建设-商业化” 的实践案例。Helion Energy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EO)David Kirtley 强调,该项目是“迈向充足、清洁、安全、经济实惠能源未来的重要一步”,其核心目标是推动核聚变发电具备商业实用性,此次CUP许可的获取,标志着这一目标的实现又近一步。

参考链接:

  • https://www.world-nuclear-news.org/articles/permitting-of-us-fusion-power-plant-progres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