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超千亿政府基金成立,核聚变有望获得数亿美元支持

· 时事动态

9月11日,韩国政府宣布设立规模达150万亿韩元(约1080亿美元)的国家主导基金,这是该国史上最大规模的政府基金,旨在推动具有广泛辐射效应的战略产业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据悉,基金将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能源高速公路和半导体等"超级项目",以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其中,以核聚变为代表的核能预计分配额度为2.7万亿韩元(约20亿美元)。

Section image

本篇文章,我们将系统性介绍韩国在政策、核聚变科研基础、商业化进程和参与ITER项目情况。

一、韩国核聚变政策

韩国于1995年制定《国家聚变研发基本计划》,正式启动韩国超导托卡马克先进研究(KSTAR)项目。至2000年代,韩国已成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的核心参与国,并于2007年完全依靠自主技术完成KSTAR装置建造。2024年,该装置成功将1亿摄氏度的离子等离子体维持48秒,刷新纪录的同时也提升了韩国在聚变研究领域的地位。

2008年,韩国颁布《核聚变能源开发促进法》(FEDPL),成为全球首个为核聚变能源发展建立法律基础的国家或地区,明确政策支持、研发体系及产业化路径。

2024年,韩国发布《核聚变实现加速战略》,以技术创新、产业化、生态体系等3个基本方向为中心,制定了三大战略和九个核心课题。其内容包含通过公私合作实现核聚变技术创新;构筑核聚变能源产业化基础;建立核聚变能源创新生态体系等。同年,韩国核聚变创新联盟成立,旨在扩大产学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并在早期阶段构建核聚变产业生态圈。

2025年4月,Korean-style Innovation Fusion Reactor (CPD) 将会在2030年代启动运行,并在2040年代迈入商业化。

二、韩国本土科研院所和高校

韩国在核聚变基础科研领域,主要形成“1+1”的格局:即1所研发机构(聚变能源研究院)和1所优势高校(首尔大学)。

韩国聚变能源研究院(Korean Institute of Fusion Energy,KFE),于2020年正式成立,坐落于被誉为“韩国硅谷”的大田市,并在全罗北道(现“全北特别自治道”)设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所,其前身是2007年9月成立的韩国国家聚变研究所(National Fusion Research Institute,NFRI)。KFE是韩国唯一专门从事核聚变的研究机构,代表着韩国核聚变能源相关研究的最高水平,同时也是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的主体成员单位。KFE致力于运营运营KSTAR(韩国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KSTAR)基础上开发核聚变商业化的核心技术,同时培养优秀的核聚变人才。

三、核聚变商业化进程

截至目前,韩国在核聚变商业化进程中一直比较保守。在商业化方面,目前尚未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商业化公司,现有2家专业从事核聚变专用技术(非整机装置)开发:

Enable Fusion:

作为韩国核聚变领域的首家初创企业,由前国家聚变研究所所长、ITER组织副总干事李庆洙博士与前POSCO ICT首席执行官崔斗焕联合创立。Enable Fusion以连接海外核聚变设备设施制造需求与国内精密制造能力为核心定位,致力于打造基于本土制造技术的核聚变能源商业化加速平台。

Vitzro NexTech:

成立于2016年,是韩国Vitzro Tech集团的核心子公司。依托母公司在电气设备领域的技术积累(如真空开关、电力设备制造),Vitzro NexTech迅速转型为

尖端工程解决方案提供商

,尤其在核聚变和航天领域表现突出。公司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提供核心部件,包括

初级壁、垂直稳定线圈

等关键组件,技术覆盖等离子体约束系统设计与制造。

四、韩国在ITER承担的任务

在ITER项目中,韩国主要承担了10项采购包任务:

  • TF超导体:主要用于产生环向磁场,约束等离子体并维持平衡。韩国负责采购了9根760米长和8根415米长的CICC导体。

  • 真空容器:主要作用在于产生和约束燃烧等离子体,提供超高真空环境,屏蔽放射性物质,支持内部组件。韩国负责采购九个真空容器扇区中的四个(原本只需要承担九个真空容器中的两个扇区,但在2016年新增两个真空容器扇区)。

  • 包层屏蔽模块:主要用于提供核屏蔽,移除核加热,保护外部设备。韩国负责采购

    #1

    #2

    #6

    #7

    #8

    #12

    #13

    #15

    #16号内侧屏蔽模

    块。

  • 装配工具:用于装配托卡马克的各个部件。

  • 热屏蔽: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热辐射和传导。韩国负责采购ITER所有的热屏蔽部件,涵盖真空容器热屏蔽(VVTS)和低温容器热屏蔽(CTS)。

  • AC/DC转换器:为TF、PF、CS等线圈提供充电和稳定电流。韩国负责采购44个转换器中的部分单元。

  • 诊断系统:用于测量等离子体参数,保护机器和控制等离子体。韩国负责采购一个上端口插头、一个VUV光谱仪和一套中子活化系统。

  • 氚储存与输送系统:氚工厂的中枢,它不仅是氚燃料的分配中心,还需为装置内各系统提供氘、氮、氖、氩等非放射性气体。

  • 中性束储氢容器:向中性束系统稳定供应氢同位素的核心设施,该装置与存储和供应氘-氚燃料的存储与输送系统(SDS)相连,对ITER燃料循环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参考链接:

  • https://fusionxinvest.com/news/9092/south-korea-includes-fusion-in-new-108bn-peoples-growth-fund/
  • https://media.inu.ac.kr/news/articleView.html?idxno=1166
  • https://biz.chosun.com/en/en-science/2025/04/01/ZAP2BFJIWBHQHCL5TNSJSPE3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