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世界首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装置EAST,引起包括安徽卫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多家官媒的关注和报道。
一、安徽卫视《敢打头阵的科技力量》
12月28日,首集节目《勇闯科学无人区 “小太阳”冲击新纪录》播出。
合肥科学岛是安徽乃至全国大科学装置和科学家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从今年7月开始,岛上的科学家们为了又一个科学前沿目标厉兵秣马,并在11月悄然发起实验冲击—让EAST实现上亿度1000秒的高约束模持续放电。科学岛的任务,也不仅是要完成“人造太阳”的研究,还要托起“明天的太阳”。
如今,每年都有300多名全球顶尖的核聚变专家来到科学岛,利用EAST进行实验和论证。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科学家Richard Pitts表示:“EAST是全世界非常棒的装置。它不仅仅是ITER的最佳测试平台,也对如何改进ITER以及其他相关科研设施建设都有着很大的启发。”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所EAST装置实验运行总负责人龚先祖这样说道:“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我们期待我们的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能够有更大的产出,能为中国早日实现聚变能的开发运用奠定基础。”

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国科技创新盛典》
12月2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中国科技创新盛典》播出。活动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关键词,汇聚了年度科技热点,数位顶尖科学家、产业界领军人物通过极富创意的科学演讲、科技成果大赏、创演秀等形式,为观众展示了C919大飞机、“中国天眼”FAST、中国“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等一项项“国之重器”。
我国正在发展清洁能源、探索未来能源。其中,可控核聚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在合肥的科学岛上,为了掌握这巨大能量,“把太阳装进瓶子里”,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已经奋斗了半个世纪,建造运行了多个托卡马克实验装置。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在节目中说:“我们最终的目的,是用‘人造太阳’提供无穷无尽的清洁能源。我们的装置上有一面红旗,四代中国聚变人的梦想集中在这个红旗上。我们一定要让一盏灯被聚变所点亮,这盏被聚变点亮的灯,一定、必须在中国。”




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开宇宙之门》
自12月30日起,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出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央视纪录频道制作的系列科学纪录片《打开宇宙之门》陆续播出,将会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理解国家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发挥大科学装置的社会化功能,为大科学装置的科学传播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节目瞄准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中国天眼、郭守敬望远镜、中国散裂中子源、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锦屏地下实验室等10个科学大装置,涉及内容从地球到外太空,从暗物质到微观粒子,从宇宙组成到微观结构,较全面地展示了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科学家通过这些超级装备所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

EAST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世界首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装置,主要面向国内外专业用户开展高参数聚变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和工程技术研究。EAST具有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相似的物理和工程条件,是国家“九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目前国际上少数几个可开展与ITER相关的稳态先进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问题研究的重要实验平台。
EAST从2006年开始运行,至今稳定运行18年,多次创造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长脉冲世界纪录,产出了“403秒高约束模”、“1056秒高参数等离子体”、“1.2亿度101秒”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引领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为磁约束聚变能开发应用奠定重要的工程物理基础。
参考链接:
- https://mp.weixin.qq.com/s/iabQHym33DJUO0mtITM_xA
- http://ipp.cas.cn/xwdt/zhxw/202412/t20241231_815143.html
-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12/31/content_281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