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来自加拿大的商业聚变公司General Fusion宣布其原型反应堆Lawson Machine 26(LM26)已成功在靶腔内形成磁化等离子体,这是验证其磁化靶聚变(MTF)技术的重要里程碑。

目前,LM26已实现每日稳定生成等离子体,团队正针对下一步目标—通过锂衬层压缩等离子体以实现聚变点火及压缩加热—进行系统性能优化。LM26正朝着颠覆性技术里程碑迈进,推动公司核心使命:在未来十年内为零碳聚变能源并网发电奠定基础。
一、LM26原型反应堆
General Fusion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里士满,旨在通过MTF技术以高效、低成本的方式实现清洁能源商业化,目标在2030年代初至中期实现聚变能的并网发电。
LM26凝聚了公司二十余年的技术积累,旨在以商业化可行方式分阶段验证MTF技术:
- 实现等离子体温度达1000万摄氏度
- 提升至1亿摄氏度
- 达成等效科学盈亏平衡(100%劳森判据)
该项目自2023年启动,从设计、组装到运行仅耗时16个月,彰显了公司快速推进技术验证的能力,并期望2026年达到科学收支平衡。

二、MTF技术
General Fusion的MTF技术最早源自于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U.S. 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在1970年代形成的概念,当时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紧凑型聚变反应堆的概念,但并未取得成功。General fusion表示,这是因为压缩液体衬层的活塞没有得到足够精确的控制,而现代计算机有助于弥补了这一短板。
MTF技术在某些方面类似于惯性约束。不同于NIF使用激光来压缩燃料颗粒,而General Fusion设计的MTF反应堆则是依赖于蒸汽驱动的活塞。具体过程是:
- 等离子体生成:使用电流激发含有额外中子的氢同位素(氘和氚),产生磁场以约束等离子体。
- 等离子体注入:将等离子体注入到快速旋转的液态锂壁形成的空腔中。
- 机械压缩:蒸汽驱动的活塞推动锂壁向内压缩等离子体,使其温度升高至超过1亿摄氏度,从而触发聚变反应。
- 能量提取: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将加热液态锂,通过热交换器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三、各方评价
General Fusion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Michel Laberge表示:“我们已开发24台等离子体注入器,生成超过20万次等离子体,并通过等离子体压缩实验产生聚变中子—这些成果为LM26的技术风险控制奠定了基础,也标志着公司迈入新阶段。我们已准备好让LM26实现聚变反应!”
General Fusion首席执行官Greg Twinney强调:“MTF技术从底层设计即以实用化能源输出为目标,相较于其他技术路径,LM26验证后的商业化路径将更高效、更直接。”
加拿大创新、科学与经济开发部长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表示:“General Fusion是加拿大本土创新力量的典范,其清洁聚变技术进展令人自豪。”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长Jonathan Wilkinson指出:“通过联邦投资、产业协作与学术研究,加拿大核能产业正把握全球机遇,同时创造就业并守护能源经济。General Fusion在能源创新领域的突破,将进一步巩固加拿大在未来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LM26的阶段性成功标志着磁化靶聚变技术从原理验证向工程化迈出关键一步,其紧凑型设计、快速迭代能力及商业化导向,为全球聚变能源赛道提供了差异化解决方案。随着等离子体压缩实验的推进,General Fusion有望在劳森判据达成与能量增益验证中取得突破,加速零碳基荷能源的产业化进程。
参考链接:
- https://newatlas.com/energy/general-fusion-nuclear-reactor-lm26-plasma/
- https://generalfusion.com/post/general-fusions-made-in-canada-technology-achieves-first-plasma-in-cutting-edge-fusion-demonstration-machine/
- https://techcrunch.com/2025/03/11/general-fusion-fires-up-its-newest-steampunk-fusion-rea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