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全球首台ITER磁体冷态测试杜瓦发运仪式在上海举行。上海电气核电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李华纲,中科院合肥等离子体所副所长陆坤以及ITER组织磁体冷态测试杜瓦项目负责人Guillaume Vitupier出席仪式并致辞。

一、ITER磁体冷态测试杜瓦
ITER磁体冷态测试杜瓦是超导磁体系统的第一道低温屏障和性能验证的核心设备,是一种专为超导磁体在极低温环境下进行性能测试而设计的超大型真空容器,核心功能是为磁体提供稳定的低温环境并模拟实际运行条件。
据悉,在项目前期攻关中,上海电气核电集团联合中科院等离子体所、ITER组织组建高水平项目团队。面对极端真空条件、大型精密制造等难题,项目团队在短短11个月内相继攻克了大型仿形曲面毫米级精密成型、大型壳体组装焊接防变形、大周长平面法兰焊接变形控制及超大型容器抽真空氦检漏四大工艺难关,最终创造了主体结构毫米级变形控制与10⁻⁴mbar(毫巴)级高真空密封性能的成绩。
此次该设备的成功研制与发运,也标志着我国在超大型核聚变装置极限制造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上海电气在核聚变领域的技术储备
上海电气在核聚变装备制造领域已有二十多年历程,是国内核聚变主机系统核心设备供货业绩最全面的装备制造企业之一。据悉,上海电气(上海电气核电集团)研制并供货不少的聚变主机系统核心设备真空室、杜瓦、冷屏、线圈盒、测试杜瓦等相关装备,参与的项目包括:
- 国内首个燃烧等离子体聚变能装置—BEST(聚变新能);
- 世界上最大的磁约束托克马克聚变实验反应堆装置—ITER项目;
- 全球首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实验装置—EAST“东方超环”;
- 国家可控核聚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项目;
- 全球目前唯一建成运行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HH70(能量奇点);
- 紧凑球形环氢硼聚变物理实验装置—EXL-50U(新奥)。
除上述项目外,公司还参与了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HELIMAK装置。依托丰富的经验积累,上海电气在特种材料、精密焊接、精密装配、极限尺寸加工四方面形成核心制造能力,开发了聚变用超低温性能等级316LN、316LN-Mn、N50大锻件,超大壁厚锻件焊接的激光打底焊接系统,实时视觉传感的自动氩弧焊焊接系统,N50焊接工艺等,相关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就在7月22日,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一行分别访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国际组织与中核工程联合体项目部,围绕聚变能源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签署深化合作备忘录。上海电气核电集团也与中核工程签署了深化聚变业务合作备忘录。

三、上海电气在核聚变领域的资本布局
2024年11月,上海电气联合上海国资企业成立 “上海未来聚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初始注册资本10.26亿元,展现出其加码可控核聚变产业化的战略决心。2025年7月22日,万众瞩目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会上,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与包括上海电气等在内的多家公司签署聚变创新联合体深化合作协议。同时,上海电气参股的上海未来聚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以股东身份,宣布拟对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投资17.7亿元。
参考资料:
- https://mp.weixin.qq.com/s/eNbZCQsLzkcnEk1pV8GKZQ
- https://www.sewpg.com/listed/upload/resources/file/2019/10/23//75916.pdf
- https://mp.weixin.qq.com/s/P3d_-Uf5yG5eVlOaxQ7zV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