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仿星器商业聚变公司Type One Energy发布了全球首个具有保守设计裕度的实用化聚变试验电厂全面、自洽且稳健的物理基准。这一物理基准以七篇经过同行评审的系列论文形式,发表于著名学术期刊《J
ournal of Plasma Physics》(
JPP)的特刊中,这些成果构成了该公司首个Infinity Two仿星器聚变发电厂项目的理论基础。

一、Infinity Two概况
今年2月11日,Type One Energy宣布与美国田纳西河谷管理局(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TVA)达成合作协议,共同规划在田纳西河谷地区利用Type One Energy的仿星器聚变技术建设聚变电厂-Infinity Two。协议约定项目既可利用TVA退役化石燃料电厂基础设施也可选址新建,以增强该地区的能源安全与可靠性。
Infinity Two是一个350MW的聚变试验电站,最早有望于21世纪30年代中期为该地区提供基荷电力补充。
二、项目物理基准特点
在当代仿星器领域权威理论家Chris Hegna的领导下,Type One Energy通过高保真计算等离子体物理分析,大幅降低了实现Infinity Two电厂功能和性能要求的风险。这一革命性突破源自Type One Energy等离子体物理与仿星器工程团队主导的全球研发计划,并获得了来自各国实验室和大学科学家的广泛支持。公司利用了包括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Frontier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在内的多种高性能计算设施进行仿星器物理模拟。
在系列论文中,Infinity Two聚变试验电厂物理设计基准首次在现实中综合考虑了等离子体性能、电厂启动、建造物流、可靠性及经济性等竞争性要求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应用了实际电厂运行经验。该基准物理解决方案采用了高度优化的仿星器聚变技术固有优势运行特性,该技术使用模块化超导磁体,已在德国W7-X科学装置上得到成功验证。
该稳健的物理解决方案最终形成以氘氚(D-T)为燃料、聚变功率达800MW的燃烧等离子体仿星器设计,可向电网输送350MW净电力。其特点包括:在宽泛运行条件下保持稳定弹性的聚变等离子体、湍流输运导致的极低热损耗,以及可承受的仿星器第一壁直接能量损失。Infinity Two仿星器设计留有充足空间配置磁岛偏滤器以排除氦灰,同时包含提供适当屏蔽和氚增殖的包层。Type One Energy确信这一核心物理方案为Infinity Two聚变试验电厂奠定了优质仿星器配置基础。
三、业内评价
"为何我们成为首个与电力公司签署协议开发潜在聚变电厂项目的私营聚变企业?因为我们的设计根植于现实。"Type One Energy首席执行官Christofer Mowry表示,"Infinity Two的物理基础建立在对电网可靠发电这一严苛环境中实际应用和性能要求的深刻认知之上。我们的团队明白,这不是在设计一个科学实验装置。"
Type One Energy首席科学与工程官John Canik表示:""两年前我们立下实现聚变商业化这一宏伟目标,今天我们兑现了承诺。借助高性能计算资源,团队深入解析等离子体物理特性,为Infinity Two仿星器设计提供关键洞见。这使得我们能够展示远超传统思维和有限建模能力的集成化仿星器设计方案。"
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IPP)仿星器理论部主任兼JPP副主编Per Helander评价道:"本次发表的论文标志着仿星器聚变反应堆发展迈出重要一步。得益于数十年实验与理论研究,如今已能详细阐述仿星器电厂的物理基础。JPP非常荣幸发表Type One Energy的系列论文,这些成果为该领域的模拟精度和置信度树立了新标杆。"
据悉,该仿星器配置还支持Type One Energy设计出提升电厂容量系数(CF)与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的维护方案,同时满足组件制造和电厂建造的有利监管要求,这对实现合理的Infinity Two建造成本(ONC)至关重要。这些突破为聚变电厂商业化成功奠定了重要基础。
参考链接:
- https://www.cambridge.org/universitypress/about-us/news-and-blogs/fusion-power-closer-to-re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