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化靶技术再获资本青睐,General Fusion完成2200万美元融资

· 融资快讯

8月21日,来自加拿大的商业聚变公司General Fusion宣布成功完成一笔2200万美元的融资。这笔资金将用于支持LM26聚变示范项目,推进其利用零碳聚变能源改变全球能源供给的使命。

Section image

一、General Fusion介绍

General Fusion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里士满,旨在通过磁化靶聚变(Magnetized Target Fusion,MTF)技术以高效、低成本的方式实现清洁能源商业化,目标在2030年代初至中期实现聚变能的并网发电。

2024年12月,General Fusion首个磁化靶聚变演示机LM26完成组装,并在2025年2月实现首个等离子体。2025年4月,LM26首次实现等离子体压缩。后续,General Fusion还计划商业化可行方式分阶段验证MTF技术:

  • 实现等离子体温度达1000万摄氏度
  • 提升至1亿摄氏度
  • 达成等效科学盈亏平衡(100%劳森判据)

二、本轮融资者概况

据悉,本轮投资者包括Segra Capital、PenderFund(通过Pender Growth Fund Inc.(多伦多创业板代码:PTF)和Pender Small Cap Opportunities Fund投资)、Chrysalix Venture Capital、MILFAM LLC、JIMCO、Gaingels、Thistledown Capital、Presight Capital及Hatch Ltd。

与此同时,General Fusion董事会还将迎来两位新人:Segra Capital的Adam Rodman与PenderFund的Kelly Edmison将分别代表各自机构加入公司董事会。Adam Rodman作为美国投资机构Segra Capital的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拥有17年能源领域金融专业经验,该机构核心业务涵盖ESG与清洁技术合作,并管理着全球最大专注核电领域公私市场投资的基金。Kelly Edmison自2003年创立PenderFund Capital Management Ltd并担任董事长,拥有深厚法律与金融背景。在创立公司前,他曾从事法律实务二十余年,主要代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科技企业提供法律服务。过去三十年间,他曾在科技、产品服务及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的成功企业担任董事及高管职务。

三、磁化靶聚变(MTF)原理

General Fusion的磁化靶聚变(Magnetized Target Fusion, MTF)是一种磁惯性约束的技术路线,介于惯性约束聚变(ICF)与磁约束聚变(MCF)之间的混合方案。也就是说,MTF也是其核心原理分为三步:

1.预磁化等离子体靶形成

  • 预先加热并磁化等离子体,形成密度约10¹⁶–10¹⁸ cm⁻³、温度数百eV(约数百万摄氏度)的靶等离子体。
  • 通过角向箍缩线圈产生反向磁场,使等离子体自组织成封闭的环形结构,磁场嵌入等离子体内部以抑制湍流和能量损失。

2.靶传输与捕获

将等离子体快速传输至压缩腔室,需外加磁场维持磁压平衡,避免拓扑结构崩塌。

3.惯性压缩实现点火

  • 利用高速运动的固体套筒如液态金属或金属筒)内爆压缩磁化靶,在微秒量级内将等离子体密度提升至10²⁵cm⁻³以上,温度升至10keV(约1亿℃)以实现聚变点火。
  • 压缩过程中,预置磁场可增强α粒子能量沉积效率,降低热传导损失,从而放宽对驱动器能量和压缩对称性的要求。

四、MTF优势与挑战

1.MTF优势

  • 工程简化:无需惯性约束的高能激光器或磁约束的超导磁体,大大降低建造成本。
  • 燃料循环创新:液态金属衬里直接吸收中子增殖氚,实现闭环燃料供应。
  • 商业化潜力:装置小型化(如LM26仅篮球场大小),适合模块化部署。

2.MTF挑战

  • 等离子体寿命:FRC靶需在毫秒级传输中维持稳定性,对磁场控制要求极高。
  • 压缩对称性:固体套筒内爆的均匀性影响能量增益,需精密电磁驱动设计。
  • 材料耐受性:中子辐照对液态金属循环系统的腐蚀问题待解。

五、其他MIF商业公司

MTF本身作为磁惯性约束(MIF)的一种,根据美国聚变工业协会(FIA)发布的《The global fusion industry in 2025》,除了General Fusion之外,全球范围内至少还有5家从事磁惯性约束聚变技术的公司。

Section image
  • Fuse: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专注于

    磁化衬管惯性约束聚变(MagLIF)

    解决方案的研发,累计融资超6500万美元。其辐射效应测试设施ICECAP将在2025年秋季全面投入使用。

  • Helicity space: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致力于开发紧凑型聚变太空推进和太空文明的动力系统,累计融资超过760万美元。愿景是通过聚变能源和推进技术实现太空殖民和清洁地球。

  • Helion Energy: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以“脉冲式场反位形FRC+磁压缩”的磁惯性混合方案为技术路径,以氘(Deuterium)和氦-3(Helium-3)为燃料,目标实现商业化发电,累计融资超10亿美元。

  • Magneto-Inertial Fusion Technologies: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MIFTI正在尝试基于Z箍缩概念,通过大电流压缩高Z衬里,实现一个紧凑、低成本且可扩展的反应堆,累计融资超过1500万美元。

  • Nearstar Fusion:成立于2021年,总部位于美国维吉尼亚。计划以磁化靶冲击聚变(MTIF)的脉冲操作以及液态第一壁简化了等离子体的形成、控制和热提取优势实现聚变能源,累计融资超160万美元。短期内正在积极开发一个小型简单的等离子体枪驱动器,用作脉冲中子源,用于医学同位素的生产。

就本次获得的2200万元融资,General Fusion首席执行官Greg Twinney表示:“我们正借助LM26推动实现变革性的技术成果。此次获得新老股东组合的投资,彰显出该群体对我们用实用磁化靶向聚变(MTF)技术改变世界的使命深感支持。这笔融资不仅是对我们技术的信任票,更是对我们卓越团队的认可”。

参考链接:

  • https://generalfusion.com/post/a-new-day-general-fusion-closes-oversubscribed-us22-million-financing-welcomes-new-board-memb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