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宣布,在将人工智能(AI)与聚变靶丸设计相结合方面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研究人员通过在两台超级计算机上部署AI Agent,成功实现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的自动化与加速。

作为名为 “多代理设计助手(Multi-Agent Design Assistant,MADA)” 的AI框架的一部分,LLNL的科学家及合作者正将大型语言模型与仿真工具相融合,以解读人类设计师的自然语言指令,并利用该平台为LLNL的3D多物理场代码MARBL生成完整的物理仿真输入文件。MARBL代码可支持高能量密度实验(包括ICF)的设计与分析。
一、项目背景
项目首席科学家Jon Belof透露,这项始于2019年的研究最初因"将AI与冲击波物理结合"的构想备受质疑。随着大语言模型(LLM)的突破性发展,构建人机协作的半自主ICF靶丸设计系统成为必然趋势。
如今,在美国国家核安全局(NNSA)下属另外两所国家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桑迪亚国家实验室—SNL)合作下,这个构想已进化为成熟的人工智能驱动设计工作流。
二、MADA工作原理
MADA系统的核心是 “AI Agent”——这类自主软件实体由两大组件构成:一是能理解人类语言的大型语言模型(LLM),二是可执行特定领域任务的 “工具接口”。对MADA而言,工具接口能生成结构化仿真输入文件,并在高性能计算(HPC)系统上启动这些文件。
支撑这一系统的是两台超级计算机:全球最快的百亿亿次级计算机 “El Capitan””及其姊妹机 “Tuolumne” 。其中,前者峰值性能达到2.79 EFlop/s(EFlop/s,即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后者也是全球第12快的超级计算机。

该系统具有两大核心Agent:
Inverse Design Agent(IDA):负责设计新型ICF靶丸,能基于人类输入生成仿真策略;
Job Management Agent(JMA):驱动超级计算机上大规模仿真工作流的执行,与调度器、Merlin等工具交互,确保作业排队、资源分配、结果收集等环节高效运转。
两大核心Agent形成了无缝循环:IDA提出设计方案,JMA负责执行,让AI规划与HPC执行紧密衔接。“JMA将AI与HPC结合,协调资源管理与大规模工作流优化,为我们打造稳健的聚变点火平台提供了关键优势。”JMA团队负责人Giselle Fernandez说。
三、演示应用
而在近期演示中,基于MARBL内部文档微调的开源LLM展现了强大能力:仅通过手绘靶丸图与自然语言指令(比如 “探究改变某部分几何结构的影响”),即可生成有效仿真输入文件,并通过数千次并行仿真探索设计变体,最终输出新型靶丸设计。
这种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设计流程:过去需数天或数周的手动编码、单任务启动,如今通过与AI Agent对话,即可并行探索数千种设计变体。
此外,MADA还通过Tuolumne超级计算机运行数万个ICF仿真,生成的数据集用于训练机器学习模型 “PROFESSOR”。该模型能为设计师提供即时反馈——当设计师调整靶丸几何结构时,“PROFESSOR” 可实时生成内爆时间历程(半径随时间的变化),成为ICF设计师的强大工具。
“理论来说。AI Agent让我们可同时推进数百甚至数千种ICF设计方案,这是变革性的突破。” Jon Belof强调。
四、未来前景
MADA通过压缩设计周期、探索海量设计空间,能帮助确定聚变产额提升的最优条件,更快攻克高增益内爆的复杂物理难题。
“这本质上是通过AI以变革性方式提升人类生产力。” Jon Belof表示,“我们才刚刚开始挖掘其潜力——AI工具将帮助我们优化资源分配,理解下一代先进聚变设施所需的各种权衡。”
其影响有望远超聚变领域。随着更多百亿亿次级计算机的投入使用,MADA也将会在材料发现、武器认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显著帮助。
参考资料:
- https://www.llnl.gov/article/53216/llnl-pushes-frontier-fusion-target-design-ai
- https://insidehpc.com/2025/08/llnl-use-hpc-to-push-fusion-target-design-with-ai/